賣多士的士多

« toastore » – 葉鈞頌 Maurice Yip | 地理學研究者 Geographer

《3年A組》:你和我都是人質

Maurice Yip 葉鈞頌

上一季最受歡迎的日劇必然是《3年A組: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》;近日好像在香港某家收費電視台播映。

劇名開宗明義道出故事背景:班主任柊一颯(菅田將暉飾)禁錮了全班同學為人質,並向社交媒體的網民要求贖金。表面上,柊一颯是為了查出為什麼班上的其中一位同學景山澪奈(上白石萌歌飾)會自殺身亡。

說實話,初看頭一、兩話,感覺節奏明快,但也實在是太快了,很難想像這個故事怎樣能撐夠十集(雖然我從一開始就很在意為什麼第一話的回憶片段中,女主角茅野さくら(永野芽郁飾)會在景山澪奈自殺的地方出現)。不過,編劇不按牌理出牌,故弄玄虛地在每集尾聲佈下多個懸念,一個謎團再帶出另一個更大的謎團,加上每一話在劇情呈現上都有些新意思,以不同技巧緊湊地敘述故事,例如嫌疑人的第一身視角、新聞直播、插敘等,非常引人入勝。

《3年A組》也是講英雄的故事。

之前寫過《特攝GAGAGA》,那故事教會了我們英雄的價值。雖說人人都有能力成為英雄,但今天可觀察到的問題是,很多人自以為是英雄,在網絡世界維持正義。

不論是近期的藝人私生活、各式各樣的內容農場、全球網絡運動,還是社會公共議題、大學校園內發生的爭議,網上輿論總是見風使舵。看風向吹到哪裏,一眾不知情的網民便隨波逐流,站在道德高地,盡情批判。

就算無圖無真相,也不會主動求證,甚至加鹽加醋,繪形繪聲,隨意一句me too,不加思索地附和他人,尤其是某些KOL的觀點,卻不思考那些KOL背後代表了什麼利益立場。

隨便替人背書,甚至有如當事人上身,引領他人一起落井下石,網民連自己受人擺佈也懵然不知。正如近幾年所見,跟車太貼、集體炒車的事件屢見不鮮。錯判形勢事小,畢竟每人對訊息的掌握都有限制,但是網上輿論造成的人格謀殺事大。

《3年A組》正是要批判這種歪風。景山澪奈自殺,正是受盡網絡欺凌壓逼的結果。柊一颯挾持人質的最大理由是,透過挾持案的十天內讓網民經歷幾個轉折點,期間大量無法判斷真偽的訊息多次左右網民的立場,令他們意識到社交媒體引起的暴力。

「就是你們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惡意,成為了一把把的利刃。」

網民只顧跟風,一時把柊一颯抨撃為窮凶極惡的罪犯,一時又捧為英雄。當嫌疑指向某人,網民就說盡傷人的無情說話,一刀插進無辜的人身上。沒有證據卻全力批鬥,到了真相揭露時,網民已不知謀殺了多少個人。

柊一颯的最後一課,在網上向網民直播,「你們一直自恃正義感,但一見勢色不對就像小孩般推卸責任」,「你們隨便說的一句話,已足以奪去人命」。喊得力竭聲嘶,只為了讓有一個人聽到這些話,「對大多數人來說,這些說話都是不痛不癢」,但只要有一個人思考過,一傳十,十傳百,世界總會有一點點改變。

由說教到哀求,柊一颯就這樣教完他的最後一課了。這一場戲,也讓我想起木村拓哉在《Change》最後一集為觀眾們教授的一節政治課。

「我說的話,大家能聽進多少?」

最欣賞的其中一個劇情處理,是冷待了武智大和(田邊誠一飾)背後的政治老大。按一般的劇情套路,要寫出揭發世紀政治大陰謀的故事很容易,但偏偏這部劇採取了另一個走向,把矛頭指向一般網民身上。這亦回應了今時今日的社會問題。政治問題確實存在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我們當然不應該把政治問題作出去政治化的處理,過份簡化成個人問題。不過,偏激言論、立場先行、放棄求證,無助於剖析和解決問題,反倒持續發酵,產生不必要且沒意義的問題,轉移視線。同理,個人問題亦不應胡亂演繹成公共問題。

你和我都是人質。

3年A組的同學,在畢業前十天成為了柊老師的人質,上了最寶貴的課堂。

你和我,又何嘗不是網絡世界、KOL、傳媒的人質?這部劇是媒體素養的課堂。哪怕是劇中戴眼鏡的信任遊戲也不能輕言相信,我們又怎可盲目信服網上言論?不應讓這些輿論、既定立場主導思考。正如柊一颯的口訣:「一靜、一轉、一定」,需要做判斷的時候,先冷靜下來,讓腦袋轉個圈,好好分析事情,再作出最終決定。

Let’s think!

---

題外話,一直覺得郡司真人(椎名桔平飾)的角色塑造很有心思。曾擔任教師的刑警,這身份設定在劇情推進上本可扮演更關鍵的角色,可惜雖然請來了椎名桔平,卻因劇情編排所限無法作更大的演技發揮。

Share this:

Tags:
Back to top css.ph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