賣多士的士多

« toastore » – 葉鈞頌 Maurice Yip | 地理學研究者 Geographer

土地大辯論的六大謬誤(下)

Maurice Yip 葉鈞頌

上一篇文章我們試圖討論當前是否市場主導城市發展、房屋問題是否僅是基層問題的迷思。我們指出政府一直主導城市發展,讓發展商從中獲益,而房屋問題更擴散成為社會各階層都面對的城市問題。為阻止城市繼續下流,我們需要突破以下3點謬誤。

謬誤四:政府角色有限 香港不應朝向福利社會

很多市民不滿意香港的建成環境,自然要求政府作為社會資源的分配者應該干預。

以地產商為首的既得利益者一方面高捧自由市場信條,說政府不應干預,指摘政府干預樓市太多會令樓價上升;另一方面卻在大辯論中常常游說政府將資源分配予他們。

在資本主義社會裏,市場運作永遠無法脫離政府多方干預,包括提供基建、搭橋鋪路、提供有利生產及交易的條件等。

事實上港府在土地市場有不可或缺的角色。香港實行土地批租制度,國家擁有香港土地資源,並授權港府開發和批租土地。港府素來樂意與地產商合作,提供基建、生產並批租熟地(註1)。港府掌控資源,不過,分配什麼、怎樣分配及分配予誰都是社會公義問題。

那些說政府不應干預市場、不應搞福利社會等的說法,多是出自一些既得利益者,意欲轉移視線,把政府所有資源都投放在有利於他們的身上,罔顧一個現代社會良性發展所需的條件及基礎。這無疑是貪婪的想法。

舉個例子,我們多次討論過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,正是政府賴以提供基建、生產熟地的資金來源。政府的地價收入只能投進這個基金,連興建安老設施等也只能依賴獎券基金(註2)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集體創造的土地價值卻無法回饋大眾,使他們要承擔高昂樓價及租金,是不公義的土地發展體制對社會的剝削(註3)。

也許批評者當我們書生論政,不足為道。但如今貴為財政司長的陳茂波未入官場前,亦曾在本版撰文質疑政府把地價「統統列入非經營帳,以致這筆收入完全不能挹注經營開支,大大限制了香港在貧窮、教育、衛生、社福方面的開支能力」,要求政府檢討這個做法(註4)。雖然今年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中聲稱會將800億元從基金撥到一般帳目的社會開支上,但這只是行使體制賦予的權力,並未改變這個他自己也曾質疑的制度。更何况政府10年前的財政預算案也曾提出從基金轉撥款項至社會開支上,最終卻淪為空頭支票未有兌現。

謬誤五:解決問題要靠技術手段

黃遠輝在不同場合都強調「貴、細、擠」皆源於香港存在土地短缺。在很多人眼中,城市發展永遠是一個量的問題,解決方案也是一個量的問題(註5)。

這種思維是徹頭徹尾的「發展是硬道理」,而「發展」即是「增長」,「增長」即是量的增加,構成層層相扣的錯誤想法。

土地大辯論之初,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已強調土地匱乏的嚴重,故辯論應聚焦於缺乏多少公頃土地,而非發展、分配、使用城市土地的不公義機制。

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,一旦接納香港土地問題是量的問題,而非社會不公義的體制問題,只好依靠貌似理性、客觀的技術手段來解決量的問題。更甚者,有些人一味主張學習新加坡獨立建國後的城市規劃技術經驗,打算依樣葫蘆,忽略香港體制特點,無視兩地本質上的政治體制、地緣政治、土地制度、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差異。

政府起初基於《香港2030+》估算說要1200公頃土地;有智庫說要填海2200公頃,後來更聲言香港未來30年需超過9000公頃。我們去年執教城市規劃這一門課時,在導修課中讓同學詳細閱讀《香港2030+》的技術文件,發現土地估算源自不少值得商榷的假設,技術背後隱含不少政治動機。

在大辯論中,市民大眾都目睹技術層面的你來我往,你提出幾千公頃,他再以其他假設來估算更多。這種討價還價的討論不單是失焦和浪費時間,更完全漠視城市發展不公義的本質問題。

謬誤六:依靠公眾諮詢解決問題

一個理想中的現代民主社會,施政以民意為依歸。每一個重大政策在實施前應得到市民參與充分討論,然後作出決定。然而在一個不公義的香港體制內,強調市民參與只不過是敷衍市民而已。類似的公眾諮詢例子俯拾皆是,例如以前的維多利亞港填海、市區重建策略檢討、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以至城規會大大小小規劃草圖等。

今次土地大辯論的公眾參與活動,亦是僅此而已。正如李立峯早前在本版的分析,土地大辯論不是在了解民意,而是在製造民意:「通過現今這份問卷,有些意見和想法不會在量化結果中出現,因為有些選擇並不存在;另外一些選擇,則很可能會因為問卷中的事實設定和算術遊戲,成為表面上有較多人支持的方案。」(註6)

近年政府強調社會矛盾導致兩極化嚴重,我們宜以溝通交談減低社會矛盾,最後可達成雙贏方案。事實是,矛盾出現是政府有份造成的,因掌權者慣用的管治手法是激化鬥爭,用一派去打另一派,壓抑不利管治的聲音。

而且,有份參與辯論也不代表有權參與決策。公眾在社會的實踐,無法改變現存社會關係及背後體制。視公眾諮詢為政策制訂過程程序之一,變相是物化溝通,將之偽裝成讓市民參與決定的過程,實質是為政府的非合理決定提供合理性,結果只會使霸權體制得以延續。

「重頭戲」落幕

黃遠輝在發表諮詢文件時曾稱公眾諮詢活動為「重頭戲」,如今這齣戲已快要按劇本落幕。觀乎這幾周行會成員、土供組成員等官場中人對反對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陸續表態,顯然這個選項很可能只是幌子。大辯論結束後,不難預料土供組將按既定日程提交報告,為政府大幅開發土地的決定提供正當性。政府很可能以廣納民意為由,放棄備受爭議的郊野公園選項,表面上釋出善意,然後名正言順地以填海和公私合營等途徑增加可供發展的土地量。

按現屆政府對房屋的置業階梯思維,我們也不難預視樓宇繼續是炒賣品,尤其是據姚松炎所說,林鄭月娥曾向他透露想法指「香港人買樓,目的是想賺錢」(註7)。土地發展令政府收入持續進帳,繼續發展基建和開發土地;地產商大肆發展,利潤再創新高,樓價繼續高企。受害的只是一般市民。

如果繼續拒絕正視不公義的土地發展體制,哪管增加1萬公頃土地,也無法扭轉下流城市的命運。

唯一可寄望的只有公民社會的智慧:如果我們還記得5月初在民間土地資源小組舉行的土地供應商討日,參加者一致把社會公義評為首要考慮。

註1:鄧永成、葉鈞頌,〈不願面對的土地真相:從體制的二度剝削說起〉,2017年9月24日《明報.星期日生活》

註2:立法會研究簡報(2018年4月12日),〈2018-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〉(RB02/17-18)

註3:葉鈞頌、鄧永成,〈以土地政策包裝二度剝削——公私營合作的盤算〉,2017年12月29日《明報》

註4:陳茂波,〈撥開雲霧 敢於擔當〉,2011年2月21日《明報》

註5:葉鈞頌、鄧永成,〈突破議程 改造城市:土地大辯論的盲點〉,2018年5月2日《明報》

註6:李立峯,〈是了解民意還是製造民意?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諮詢問卷〉,2018年6月7日《明報》

註7:2018年6月3日《明報.星期日生活》〈未來城市:「貴、細、擠」以外 土地大辯論中被忽略的事〉

原刊於2018年9月20日明報,與鄧永成合寫

Share this:

Tags:
Back to top css.php